本文目錄一覽:
- 1、華為Mate40Pro真機開箱:星環徠卡四攝+麒麟9000
- 2、華為Mate X2 首發開箱,如何看待是春天里的第一款折疊旗艦?
- 3、華為mate50正式發布,華為mate50作為新旗艦有什么亮點?
- 4、華為Mate50Pro高端旗艦來襲,配得上你兩年的等待嗎?
華為Mate40Pro真機開箱:星環徠卡四攝+麒麟9000
華為Mate40Pro終于在萬眾期待中發布了,和之前曝光的信息基本上保持一致,華為Mate40Pro確實采用了星環徠卡四攝的后置攝像頭設計。外媒在第一時間拿到了華為Mate40Pro真機,同時也對華為Mate40Pro進行了開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華為Mate40Pro的真機開箱過程。
和iPhone12的減配策略相比,顯然華為Mate40Pro的包裝依然還是分量十足,可以看到華為Mate40Pro包裝盒中是附贈了官方的透明硅膠手機殼,雖然硅膠手機殼并不值錢,但是華為Mate40Pro的這個做法還是顯得誠意滿滿。
華為Mate40Pro這次將有線充電器的規格進行了提升,從原來的40W規格的有線快速充電升級為66W的有線快速充電,可以看到華為Mate40Pro的內部包裝中的充電器已經更換,并且有66W的標識。另外華為Mate40Pro還支持50W的無線快速充電,iPhone12目前支持20W的有線充電,而無線充電只有15W,很顯然華為Mate40Pro比iPhone12強的太多。
華為Mate40Pro的后置攝像頭部分,采用的是星環徠卡四攝設計,雖然也同樣是圓形的鏡頭模塊,但是鏡頭模塊中間部分是空出來的,四顆攝像頭被采用了環繞式的設計。華為Mate40Pro的后置攝像頭為5000萬像素+2000萬像素+1200萬像素+200萬像素的鏡頭組合,支持5倍光學變焦和7倍超廣角變焦。華為Mate40Pro 系列擁有迄今最大尺寸的影像傳感器,傳感器尺寸達到了1/1.28英寸。
華為Mate40Pro的屏幕尺寸達到6.76寸,華為Mate40Pro的屏幕尺寸比iPhone12ProMax更大,但是在機身方面的尺寸卻要比iPhone12ProMax更窄。華為Mate40Pro的左右兩側采用的是超曲環幕屏,曲面度達到了88度,顯示效果非常出色。另外華為Mate40Pro的屏幕刷新達到了90赫茲,比上一代的60赫茲也算是再度升級。
而與上一代的華為Mate30Pro相比,華為Mate40Pro的劉海屏這次是看不到了,而取代的設計則是屏幕上雙打孔的藥丸屏設計。這個設計與目前華為P40Pro的設計是保持一致的。華為Mate40Pro搭載了目前華為海思全新的麒麟9000芯片,麒麟9000芯片是全球第一顆、也是唯一一顆5nm工藝制造的5G SoC,集成多達153億個晶體管,首次突破150億大關,是目前晶體管最多、功能最完整的5G SoC。
看完了華為Mate40Pro的真機和相關的硬件參數,你是不是覺得華為Mate40Pro要比iPhone12更香呢?華為Mate40Pro和iPhone12,你會如何選擇呢?
華為Mate X2 首發開箱,如何看待是春天里的第一款折疊旗艦?
從華為推出初代折疊屏Mate X開始,算上三星和摩托羅拉的量產機,再加上環繞屏、卷軸屏,過去兩年我們經歷過的柔性可折疊、彎曲、卷軸產品已經有七八款了。
當時開篇第一句評價是:“華為這個Foldable Mate X的戰略意義遠大于現實產品意義,我個人甚至認為這就是5G時代第一個被確定下來的產品形態。”
經過這兩年整個產業對柔性折疊屏(也包括其他形態)的發展和技術革命,我們會發現,決定折疊屏(或者其他形態)走向市場化的其實并不是產品本身的形態設計,而是在許多成功或不成功的選型之后,產業頭部廠商會選擇怎樣的成熟市場化路線。那么回頭看Mate X,更多的意義在于路標和戰略價值,而不是純粹的市場價值。
折疊屏的演進,技術革命需要時間的陪伴
華為的Mate X初代折疊屏,其實是中國5G進程中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標志性產品。在運營商們苦惱5G時代的終端能有多大變化的時候,Mate X和其他廠商的類似產品,給人們最大的啟示,是對產品形態的想象空間。盡管Mate X正式上市,也賣了不少臺,但我們依然不能單純說這是成熟的產品和明確的應用方向。畢竟當年各大互聯網公司對折疊屏的適配還很初級,華為自己的平行視界、跨屏互動也剛起步。甚至折疊屏產品到底是內折、外折、或者折疊之外的環繞、卷軸上,大家也在爭議哪種才是正確的方向。
要我說,在新形態出現的早期,任何技術方向的探索,都談不上對錯。技術革命本身就是個周期性的活動,作為評論者和用戶,我們要理性看待在此期間出現的所有設計思路,以及他們后續的發展進度。
在個人消費電子產品這么多年的發展過程中,IOT領域的Watch是最典型的不以設計成敗論英雄的產品。到底是做成大號手環的Watch,還是做成Apple Watch那種獨立生態的產品,過去幾年爭論不休。但實際上現在答案非常明確:因為Android Wear不友好的生態環境,讓安卓系統廠商復刻一個Apple Watch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而初代Apple Watch除了指明了蘋果在可穿戴產品上的戰略方向之外,其實留下的歷史遺產也非常少。
現在是2021年,Apple Watch 6給人們帶來的是龐大的可穿戴應用生態、強勁的APP適配基礎和幾十個身體指數維度的監測方向。而以華為為首的國產IoT陣營,則另辟蹊徑給人們帶來了超長續航,更本地化體驗的身體監測功能與應用范圍。
那么,誰贏了?其實都贏了。Android陣營無法復制iOS可穿戴系統,那么只能自己走另外一條路,現在看,很成功。
那么回到折疊屏產品來看,在當年從屏幕、鉸鏈到UX交互邏輯還尚有優化空間的Mate X到今天具備成熟屏幕、集產業成功經驗與成熟零部件的形態展示、華為獨家的折疊屏應用生態系統的Mate X2,我可以這么說:
“我們應該為以華為為首的折疊屏中國產業鏈鼓掌。在蘋果沒有發布iOS折疊屏基本邏輯之前,中國陣營拿出了一個更市場化,更實用化的折疊屏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包括了硬件設計、系統交互、基礎APP生態、跨屏協作等一攬子解決方案,這和蘋果一貫堅持的標準不謀而合。”
華為Mate X2,一個更市場化的折疊屏生態終端產品
在華為發布Mate X2之前,我用過一段時間的Mate Xs。春節前第一次接觸到Mate X2的信息,華為的朋友問我的第一個問題:“你對新一代Mate折疊屏有什么期待?”我回答的非常干脆和簡單:“概念階段已經過去了,在目前中國5G進入高速發展期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看到這些異形態產品在生產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實際價值到底在哪里。”
所以,仔細研讀一下Mate X2發布會的信息,你會發現,這款產品是融合了Mate40 Pro、MatePad Pro和MateBook的一款實用化異形態終端。它可以在大多數時間當一個正常的華為旗艦手機使用,展開后就是一臺MatePad Pro,結合跨屏協同,又可以當筆記本電腦使用。這一切的背后,是華為三年來在1+8+N上打造的跨終端交互。
Mate X2的設計,相對X和XS,成熟度提高了許多。究其原因,除了華為自己總結了前兩款產品在設計和壽命上的得失之外,其實也是參考了整個行業在此類產品上的經驗和教訓。當然,供應鏈的成熟和關鍵組件的迭代,也是核心原因。比如,Mate X和XS的鷹翼結構雖然花了大力氣解決屏幕的額折痕和長期磨損問題,但實際效果還是不太令人滿意。我手上有個XS,用了四個多月,折疊面的勞損已經非常明顯。這次,華為在Mate X2上采用了目前業界獨有的雙旋水滴鉸鏈,通過多維相控聯動機制,在彎折處形成一個水滴式的容屏空間,解決了折疊狀態下的機身縫隙問題,既實現了無縫折疊(之前摩托羅拉的刀鋒折疊屏采用類似的設計),又能保證最小化的彎折痕跡,讓展開后的屏幕平整順滑。鉸鏈兩側還采用了隱藏的開合設計,可以避免異物進入,防止屏幕損傷。該設計相對Mate Xs,進一步改善了鉸鏈縫隙帶來的機體損傷風險,同時也進一步優化了折痕問題。
華為mate50正式發布,華為mate50作為新旗艦有什么亮點?
Mate系列是華為的高端產品,它一直以技術引領著消費者的使用,以全新的技術,不斷開拓著技術的新境界,最終成就了一款高端旗艦機。這一次,華為在華為Mate50上發布了多個尖端技術:第一款面向公眾的智能電話,并支持北斗通訊;首創行業最大的十倍光學變焦透鏡,在光學設計,機械結構,光電轉換,圖像算法四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提升;獨有的防撞昆侖;采用 HarmonyOS 3、首創的超時空儲存技術、“應急模式”等技術。除了使用方便和有效的服務,還引入了隱私中心、安全中心和應用控制中心,為每個用戶提供隱私保護,不斷地在業界內保持著領先地位。?
實際上,自華為 Mate于2013面世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年十一代,華為 Mate Mate系列不僅提供了許多優秀的產品,還提供了許多前沿科技,促進了整個手機產業的發展。華為總裁、 BG終端首席執行官、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首席執行官余承東,在華為Mate50系列產品上市之前,明顯充滿了自信,并且在發布會之前,將其稱為“十年的里程碑”,給了所有人一個意外的驚喜。
華為Mate50系列通訊技術,在通訊技術方面,已完成了“刺穿蒼穹”的“上天入地”技術,成為業內第一款能夠提供北斗通訊服務的智能電話。如果使用者處于無人區、海上遇險、地震救援等沒有陸地網絡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暢連 App”向手機發送短信、定位等求救信息,并提供多個地點的地圖,讓使用者無時無刻不處于安全狀態,這對于世界范圍內的手機通訊行業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據有關部門的研究,“衛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衛星進行微波傳輸,其傳播距離比普通的手機通信要廣得多,因此在緊急災難通信和國防軍事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商用空間中,人造衛星通訊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領域。當前,許多技術巨人都在加快有關的計劃。除了華為,最近幾年, Apple還在研發衛星通訊技術。天風證券的分析員郭明錤之前在社會上表示,在 iPhone 14投入生產之前,衛星通訊已經在其硬件上進行了檢測。iphone14是否能夠在未來推出,還得看它是否能夠與電信公司達成業務合作。
華為Mate50Pro高端旗艦來襲,配得上你兩年的等待嗎?
Mate50Pro對得起兩年的等待。這款手機功能十分強大,在可選擇的范圍內基本把堆料做到了極致,同時還搭載了許多新的鴻蒙3.0特性。
在經過漫長的研發攻堅后,Mate50Pro終于以嶄新的面貌和消費者見面。從預售渠道搶購的瘋狂程度就不難看出,消費者對于這款產品十分地認可。的確從整體來看,這款最新的旗艦產品除了不支持5G網絡之外,基本找不到其他的缺點。
一、功能非常豐富
在影像領域,華為通過自研的XMAGE,結合可變光圈等技術成果,將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使用體驗。相比起與徠卡合作的時代,如今的華為已經完全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這也讓它的手機產品同其他產商有了更加明顯的區分。
二、堆料誠意十足
這款旗艦機在屏幕素質上相比起上一代進行了大幅的迭代升級,來自國產產商的類鉆屏使得視覺體驗提升十分明顯。縱觀華為歷代旗艦機的屏幕演變史,不難發現國產屏幕一直在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如今最先進的國產手機屏幕工藝已經可以與三星一較高下,這也讓華為等國產手機產商有了更多的選擇。此外為了提升玻璃蓋板的抗摔能力,華為還首次使用了“昆侖玻璃”這一具有突破性的工藝創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活中手機因為跌落導致屏幕損壞的概率。
三、系統性能強大
Mate50Pro首發搭載包括“超級中轉站”在內一眾獨特的系統功能,這些將會在很多方面改變用戶使用手機的方式。華為在鴻蒙系統上的耕耘正日益凸顯出成果。
你認為Mate50Pro能夠和iPhone14系列一較高下嗎?
關于開箱華為旗艦機和華為旗艦新機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